孩子不吃飯,可能就是脾胃惹得禍
發布時間:2021-11-24 09:05
本文來源: 網站管理員
分享到:
小兒厭食是兒科常見病之一,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“孩子不吃飯”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,這些孩子普遍表現為對食物興趣減低,食欲不振,甚至厭惡、拒絕進食等癥狀。如果病情遷延,則可影響體格的生長與智力的發育,并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及睡眠障礙等疾病。
中醫學對小兒厭食癥的認識較早,古代醫籍中就有與小兒厭食癥極為相似臨床表現與特點的記載,如“不食”、“不嗜食”、“不欲飲食”、“不思乳食”等,其根本病位在于脾胃,基本病機為脾胃不和;包括脾失健運、肝旺脾虛、脾胃陰虛、脾胃氣虛、氣血虛弱等不同證型。
孩子食欲差與喂養不當有很大關系?,F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很多孩子都吃零食,比如巧克力、糖果、膨化食品、油炸炙烤等,這些食物的過量攝入易助濕生痰,使脾運失??;還有些老年人認為孩子吃的越多越好,有時候孩子吃不下也會讓她再撐一點,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
那如果家里有孩子不吃飯,該怎么辦呢?
短時間的食欲下降可以通過減量喂養,少食肥甘厚膩,孩子的脾胃功能就能自行恢復;吃肉吃多了不舒服,可以煮點山楂水,山楂消肉積;如果米面等谷物吃多了,可以用炒麥芽煮水,麥芽能助淀粉性食物的消化。小嬰兒的乳兒積滯,輕證可以口服王氏保赤丸。
對于小年齡組的孩子,5歲以內,推拿效果也很好。筆者曾治療1名8個月的嬰兒,1次推拿后就食欲大開,后又鞏固推拿1次。
現介紹幾個常見的推拿穴位,供家長朋友們參考學習。
清胃經——清脾胃積熱,降氣和胃,消導助運化。每次推300-500次,約3分鐘;
推脾經——健脾益氣,調理中焦。每次推300-500次,約3分鐘;
掐揉四縫——消食化積、退熱除煩。四縫穴每個穴位揉3-5次掐1次,四指為1遍,操作10遍。